先锋思享汇 是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与中文/金融MBA项目联合推出的最新系列学习分享活动,取名先锋,意为“思想的先锋,行动的英雄”,集结中文/金融MBA项目金融专业人士、青年创业者,开设“金融专业知识分享”、“产业创新创业”两大板块,旨在为长江在深校友,提供更加多样的交流学习平台,以更好的拥抱变化、拥抱未来。
“先锋思享汇”第一期活动,以“创业英雄会”为主题,特别邀请到了深圳校友会执行会长白建功,致活动开幕词,同时邀请了金融MBA2013级深圳班吴未发(华盛资本集团联合创始人、深圳时代华盛公司总裁)、12级深圳班尚萌萌(蜗牛保险创始人、CEO)、12级深圳班程建辉(进门财经创始人、CEO)三位优秀的金融MBA创业者代表,一同分享创业历程及宝贵经验。
说给年轻创业者
——深圳校友会执行会长白建功为“先锋思享汇”致辞
金融MBA在长江商学院是非常棒的群体。金融MBA的校友,大部分属于处于不同形态的创业者:现在在某个岗位上做高管,这是一种创业;现在已经在经营一家小公司,更是一种创业。长江希望培养未来中国具有全球视野,拥有全球格局的企业家,培养真正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带来驱动力、影响力的年轻力量,我认为我们金融MBA这个群体,就有这样的潜力。
我们金融MBA的人年轻、有朝气、有活力,知识特别丰富,知识面特别广,如果有一个好的环境,加上正确的方向,我认为金融MBA学员未来从事的创业,能够给社会、国家带来非常强大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的主题是创业英雄会,我个人觉得,创业会成就英雄,但不能一开始就想当英雄,创业很难,太多创业的人最后会回归到默默无闻。1992年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春天,在大环境的激励下,我开始创业。回头看当年跟我们一起创业的人,绝大部分无法坚持,我们现在看到的成功人士、大咖属于凤毛麟角。创业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创业是为了什么?想达到什么?要把这个设定为相对平和的状态。
古人说“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创业的事情,至于它能达成什么结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天,不等于迷信老天爷的眷顾,而是长江校训所说的“取势、明道、优术”,各种要素形成天意。努力是最大的天意,遇到什么样的伙伴是第二个天意,从事什么行业,在这个行业选取了哪个方向,这也是天意。
保持平和的心态,把想做的事情想明白,把方向相对定准,用平和的心态出发,我认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在不同的环节,都可以成为创业的英雄。在平凡之下做出不平凡的事情,这才叫英雄。相信今天创业英雄会的发起人、策划者也是这么想的。
取势:谈谈创业的初心
Q各位校友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创业的初心吗?
吴未发:
华盛集团是新浪旗下的科技金融服务商,集团业务是为全球华人提供一体化的跨市场多资产投资服务,集团主要包含:香港华盛资本证券,立足香港的互联网科技券商;华盛通,深圳科技金融公司,提供港美股投资服务平台;三是华盛环球,依托国际券商背景主要服务于专业的境外投资者。
之所以从这个行业切入,主要从科技赋能券商这个点上考虑。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券商,重点帮助用户提升投资效率。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股民,2006年开始接触港美股投资,相比于境内的证券交易,当时港股券商交易体验非常糟糕,从2006到2016年,这个问题都没有根本上的变化,收费也是一直很高。我一直是做互联网行业的,对金融不太了解,原来根本不敢碰这一块的内容,后来从金融MBA学到了相关知识,才开始对这个行业有些了解。更重要的是当时我们班的同学Jess,他一直在香港从事券商行业也正准备自己创业,我们沟通后发现,我们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是一样的,就是要让港美股投资操作更便利、流程更清晰,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收费。所以正好就一起合伙开始了这次创业。
尚萌萌:
长江教会我,创业最重要是 “取势”。我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保险系,从大学时期我就认定这个行业一定有发展的空间,市场空间特别大,但没有做得很成熟的公司。大公司一定程度上缺乏快速创新的能力,未来一定是小公司逆袭起来,我对此深信不疑。
蜗牛保险,最早的动机就是想改变保险的作业模式,我们要用非常高效率的方式替代线下销售保险这种传统低效的模式,消除保险公司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证明了在互联网上,不用见面也可以让用户了解足够多的保险知识,销售得了长期、客单价高的人身保险。我们可以做到产能、人效是同行的几十倍,算是一己之力,开创了保险投顾类的赛道。
我觉得这件事是对的,所以要一直做下去,无论出现了什么困难也没有想过转方向。我觉得只要市场有需求,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即使暂时失败,换方法就行了。当然换方法之前需要保证自己活下去,我们在前三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一直在尝试不同的模式,我们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用户相信我们可以做到真正为他们着想。在此过程中,长江同学给了很多支持,我觉得背后有同学,就像有后援团,心里面非常踏实。幸运的是2017年公司开始盈利,也开始了资本市场融资。
程建辉:
很多故事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来长江之前从事上市公司服务业务,2012-2013年我们判断,注册制一定会来,同时围绕上市公司服务的业态,未来一定要走向科技化,通过科技赋能的方式为上市公司做更多深入的服务。资本市场最终的目的是做资源配置,把资源配置给更好的企业,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初心做一个平台,把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参与主体(上市公司,券商分析师,机构投资者)连接起来。在这个想法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寻求突破点。恰好读金融MBA期间,跟着美东海外课程,前往美国华尔街,走访了很多金融机构,再对比国内的企业后,发现在金融领域客户交互的场景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我们随即开始做了一套路演会议系统,形象来说是金融版的Zoom系统、金融版腾讯会议系统,不断优化迭代,在此基础上延展出券商投研服务系统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系统。
明道:谈谈创业为艰
Q各位校友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程建辉:
创业过程,确实很难,资金、团队、战略、心态,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先来谈谈融资,确实融资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我也曾因为与投资人沟通未果而痛苦过,今天看来,我觉得需要明确一个观点,融资成功不是创业成功,暂时的高估值和投资方的青睐不是创业的最终目的,随着时间的延长,最终还是会回到商业模式本身上来。资金加速想法落地,但不是最终目的,否则拿到融资的那一刻,就是痛苦的开始。
投资人希望被投企业快速成长,融到钱的时候,所有人都有多花钱的冲动,这时候一定要非常冷静,每花一分钱一定要非常谨慎,让它产生效果。我经常跟我的团队说,公司运营三到五年就上市的,是极少数的幸运儿,但可能这种幸运不属于我们。我们踏踏实实把自己的苦逼的事情做好。苦逼也是一种竞争壁垒,即使别人做我们同样的事情,不一定能吃我们当年吃过的苦。
再谈谈团队。互联网创业公司除了人以外,就只剩下程序代码和破电脑,什么也没有。如果不是有好的团队把我们的想法加工、整合、提炼、落地,公司一文不值。创业之初,招人真的很困难,我甚至曾经让行政给我做了一个牌子,举着牌子到腾讯楼下招人。创业者要明确,别人跟你一起工作,到底为了什么?创业者要树立个人品牌,让跟着你干的一群人相信你是一个靠谱的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是可以带着大家走向成功的人。当然产品需要迭代,团队也是如此。在不同阶段用不一样的人。把团队比作车,最开始可能是一辆奥拓,慢慢积攒零件,从奥拓到奥迪。
我认为战略带来的问题,是代价最大的、让人最痛苦的。方向错了,代价会很高,方向对了,事半功倍。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清楚再干,另一种是干的过程中想清楚。让我复盘下来,我更趋向于想清楚再干。如果在干的过程中再想,成本是比较高的。很多人在宏观方向里慢慢摸索,可能他们前面三年一直处于摸索的状态。
在做的时候,我建议尽量做比较小的点,单点突破做一件事。我们看了失败的创业案例,原因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做得很大,但是资源有限,最后发现每个事情都做不好。应该在做创新项目时先聚焦一个点,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点,把它做好都是很好的事情。忘掉所谓的千亿市场,自己要冷静清晰。
创业过程中最昂贵的是时间成本,尽量用最少的成本迭代,用最小的成本测试想法是不是对的。另外一定要做有复利的生意,很多生意做三五年就不能做了,生命周期就结束了。好的商业模式是可以做一辈子,强者恒强。
吴未发:
在实际业务经营中,试错的代价是巨大的。2017年我们完善了我们的产品以及以为跑通了整体业务模式,在2018年我们就想着能较快的上规模,投入很大,但效果一般,这算是一个很大的成本试错,后来总结来看,在关键的节点上,还是要考虑得更清楚再行动。
团队真的非常重要,我们的创业是开始于一个相对成熟的一个团队,从合伙人到我们的整体核心团队成员,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前就有过较长的合作,大家有明确的分工、相互信任,确保了一起进退,有困难一起扛,坦白讲让整体过程会比单打独斗的创业会感觉轻松很多。
优术:谈谈创业与学业
Q各位校友们是如何看待在长江的学习生活呢?
尚萌萌:
学习和读书是通往成功最便宜的门票。我是2013年创业,2012年读的长江商学院。当年我觉得金融MBA的课程,我每一节都很认真地听。我从小不喜欢听课,经常自学,但在这里读书的那两年,我基本没有缺课,也经常和老师互动,我基础的商业逻辑思维是在长江构建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觉得同学给我的信心非常大。读EMBA时,我在班里年龄最小,经常要给同学写履历介绍(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还不认识,有每天介绍一个同学的习惯帮助大家互相认识),我要采访他们,然后编一段话发到群里。采访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创业的辛苦,我至少听过五个人说拿着100块钱一个人到大城市白手起家,中间公司经历过无数次弹尽粮绝,能活下来的前提是每次转型时都要判断正确,行为果断,如果当年在转型期时方向找错了,那么我相信我不会在长江遇见这位同学。创业早期,有这么一班同学,人家可以把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你,这太难得了,这种信心是去哪里都学不来的。在我低落的时候,人家会过来拍你肩膀说:“这不是什么大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说。”有的时候,有这句话就可以了。没有长江,我创业肯定不会到今天这样子的。
程建辉:
学习还是要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当你面临一个具体问题时,学习会更加深入,过程中带来的理解会更加透彻。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有方方面面的问题,法律、运营、市场、营销、如何定位自己的卖点,如何开拓渠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长江学到所有知识,都可能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用到。
吴未发:
在做华盛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金融行业,在长江开始系统地学习金融知识,这对我的人生改变比较大。在金融之外,通过在长江的学习,管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在我后续的工作中有很大帮助。我们的创业可以说都是从长江开始的,遇到一起合伙的同学共同往前走。在长江学习带给我很大收获。
破局:谈谈近期的小目标
Q想听听各位校友最近为自己立了哪些Flag?
吴未发:
华盛定位为一个互联网科技券商,未来我们会持续在研发上加大投入,通过研发能力提升客户投资服务体验,从而更高效的服务更大的客户规模,同时我们在做好经纪业务的同时,我们也会大力拓展投行、财富管理等业务,为我们的客户对接更全面的投资资产。
尚萌萌:
我们现在的业务无论是分红、利润都可以支撑公司正常发展,但是如果公司不找下一个增长点一定会死。每隔三到五年就有升级迭代的时候,如果这个路走错就走不下去。我们基本提前三年就会思考下一个三年或者五年后可能要做什么事,提前布局。
从业务方面,我希望可以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现在是半人半自动化为客户服务,我希望将来自动多一点,人少一点,公司可以人数更少,赚更多的钱。在我们行业实现自动化需要很大的基础投入,我们现在做得比较多,这属于业务层面。我们会是行业里第一家能做出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跟客户直接交流的保险咨询的工具。资本层面,下一个目标是科创版IPO,目前内部定的目标是不要超过三年。
程建辉:
目前大概1500家上市公司用我们的系统与分析师、机构投资人沟通交流。接下来所有的重心是让1500家上市公司全部成为我的深度数据用户。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实际的目标,希望可以让整个团队,不离不弃的老员工们,在深圳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金融MBA项目2011年起在深圳开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500名学员,“先锋思享汇”第一期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体现出金融MBA学子的开创性、专业性、影响力和凝聚力。后续“先锋思享汇”将以两月一次的频率,在深圳校友会及金融/中文MBA各班同学代表的组织下,持续为长江校友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期待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