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瑞德林生物 创始人&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南山区“领航人才"
2002年,兰州大学化学专业本科毕业;
2013年,兰州大学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2016-2017年,清华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职教育。
2002-2017年先后就职于深圳市信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翰宇生物有限公司和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研发主管、研发部经理、总裁助理、子公司总经理和集团副总裁,在此期间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和区级奖励。
2017年,作为发起人创立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adline),致力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和投资项目。
公司采用技术+运营的“双长制”创新模式,拥有上市企业和500强企业高管组成的运营团队和合成生物学、AI技术、化学、材料学、药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海归博士后、大学教授、行业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5%。公司成立三年以来,以深圳为研发和销售中心,已在甘肃白银建立化学生产基地,珠海金湾的生物生产基地也在稳步推进建设中;收购业务协同的公司,并于2020年12月完成了超亿元的A轮融资,荣登2020深圳医疗健康领域企业30强榜单。
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兰州大学MBA 10级同学刘建师兄的创业故事。从一个技术员,一步步晋升为上市公司副总裁,又毅然放弃百万年薪和超厚股权,辞职创立瑞德林生物,在短短3年时间,凝聚了一个超强团队,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2020年12月,正当我们准备约访的时候,瑞德林生物获得A轮超亿元融资的新闻曝光,发展之快超乎想象。经由兰大管院广东校友会胡罡同学的引荐,我们拜访并结识了刘建师兄。
本是生物医学看起来有点高冷的行业,在面对面的真诚交流中,却没有专业领域知识的藩篱限制,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刘建师兄通透而明确的言语描述,打破种种预期。如沐春风,眼前豁亮。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与其他同学分享。
刘建师兄是化学系出身,却更爱好经济与管理;在科研领域拿到了国家级奖项,却立志改变行业的管理模式;很少参加应酬活动,却很乐于公益分享成全他人。他既是776的工作狂,回到家却可以完全放下手机陪伴家人。
在同班同学也是瑞德林副总裁王伊华的眼里,刘建总在读MBA时,沉默寡言,因为工作忙碌,也很少参加班级活动,后来异军突起,成为班级里独树一帜的创业者。他是一个聪明又朴实的兰大人,自律性和目标驱动比较强,工作的时候很会说服人,工作时间之外不轻易打扰同事。
刘建兄提到最让他兴奋的几个词语——舍得、拿得起放得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念贪嗔痴、行修戒定慧。刘建兄访谈中最多的词儿,就是同理心,换位思考,让人觉得舒服。他始终站在让别人有所收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从做科研时的内向,到如今为了沟通甚至去读了一个心理学课程。
创业短短三年,拿下超亿元A轮融资,上市计划就在眼前。看起来顺风顺水,但是刘建兄也说,“故事永远都无法说完,讲起来比较乐观,吃过的苦遇到的难,放在肚子里。想要做事情,首先能够给别人带来能量,你是太阳,照亮别人,才能够让别人吸收阳光。你是月亮,整天阴沉沉的只会吸收光芒,那别人只会离你而去。”
【访谈】
l 受访者:刘建(瑞德林创始人&董事长,兰大MBA10级) 王伊华(瑞德林副总裁,兰大MBA10级)
l 采访者:湾区MBA精英俱乐部(GBA MBA Club)李凯歌 王雅莉 吴贺
l 时间:2020年12月15日 周一9:00—10:30
l 地点: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Q1:恭喜刘总刚刚获得了A轮融资,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吗?这些投资机构也都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是什么吸引了他们进来?
图:2020年12月4日,深圳。瑞德林生物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刘建:我们是从春节后正式开始融资了。这一轮融资,我们基本上没请FA财务顾问,都是朋友推荐,自己在做。本来想融资5000万,机构投资大概三四千万,剩下的额度我们团队就跟了。刚开始也很艰难,因为疫情,投资机构都来不了现场。那我们就准备自己和天使轮机构地平线结束融资,简单3000多万好了。结果这个合成生物学领域热度太高,几个机构先后都进来了,除了一个投资机构内部流程太长被我们劝说放弃了,另外的东方富海,力合创投都进来了。中间我们还收购了一家公司,收购的生效条件就是这个融资。目前A轮融资超过1个亿。
如果说吸引投资者的,我觉得主要是我们的团队,配备完整,不仅在行业中少见,在其他的行业也是比较少见。
首先是专业,上市公司高层背景的或者500强企业高管背景就有13个,80%的高管都有基层研发背景。所以他们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是有独特的看法,能够始终让公司围绕技术研发这个核心。
第二个是多元,我们的管理团队来自于不同行业,包括能源地产,供应链金融,制造业、电子都有,也有从互联网企业出来的,做投资的,能够在我们这个点上有一个化学反应,其实不仅技术创新,还要在打造管理创新、运营创新,所以我们叫双创新,同时有运营团队和专家技术团队。专家技术团队,包括我们内部的专家,和高校的十余位教授做科学顾问,一共加起来二十几位,他们为技术、为产品负责。他们去探讨做什么样的产品是最有前途的,什么样的技术组合和技术平台是最能站在最前端的。
我们最值钱的就是人,能够把这“技术+运营”两个团队结合在一个企业里面,同时去融合在一起协作还是不可多得。所以我就说了,我们企业的人都差不多要值3到5个亿,你都不要管产品和技术。
Q2:当时刘师兄在上市公司干了很多年,从技术员一直做到高管,为什么想辞职出来创业呢?
刘建:很简单,以前就想当CEO,想当老板。当初其实在上市公司的压力太大了,做投后管理,2016年那一阵生过一次重病,休了半年,后来在病床上,突然就有了很多的时间去想了。后来想通了,好像这些东西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也不想挣那么多钱,不想那么高位,我就是想做成事。
我在上市公司做副总裁,类似于首席运营官的角色,战略运营、投融资、人力资源,反正公司这一大半的系统全归我管,我觉得没啥劲,主要的原因就是管这么多也干不成事,想干的事干不了。上面有董事长,也有总裁,我想干的事情他们都很支持。但是下面各个系统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关系。
因为上市公司成立时间比较久,固有框架,职责所限。再加上那个时候内部价值观和原则不是很明晰,就导致了利益纠葛,注定了很多想法,已经没办法在这个平台实现,太多事情别人不一定能够愿意配合你,很难去改变。所以我说,平台是大,不假,钱也不少,但我觉得,小平台、大平台没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想干的事能干成就行,就出来创业了。
Q3:所以很早心中就有一颗种子是吧,这颗种子萌芽、长大,就创业了?
刘建:我觉得要热爱,喜欢的就会为之努力,喜欢的就能够始终坚持你的理想、梦想,因为理想、梦想和你的喜好是同根同源,它是一个方向上。如果就为了生活而奔波,为了挣钱,为了博高位当老板,可能越来越偏了。因为其实慢慢的走着就迷失了。
我记得有一个麦兜的广告《寻找梦想》。其实你走啊走,很多年以后,你都不知道你的梦想是啥。梦想就是你当初最心动、最激动、最喜欢的那个东西,可能你的爱好,往往都会潜藏在这些你的理想、梦想之下。因为我们出来创业,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点点理想和梦想,同时是能够养家糊口,衣食无忧。
Q4:在这个实现创业做老板的梦想的过程中,您有哪些变化?
刘建:比如沟通习惯的建立。其实以前我性格比较宅,喜欢安静。我做管理前的很多年都是一个人在实验室,自己独立做实验。我做技术研发时,跟王锐院士一起合作,也拿了很多奖,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专利奖,还有好多广东省的、深圳市的奖。我不太喜欢跟别人聊天,除了专业的东西我们可以聊一聊,剩下的事情我们不聊的。
但是工作需要,需要你做些改变。我是属于那种目标感很强的人,有自驱力,或者说是约束力和自律性。所以说,需要我改变我就改变,需要我去交流的时候我就去交流,需要我干啥就干啥,需要冲锋陷阵的时候就冲锋陷阵,对吧,没啥。
这只是习惯而已,不是能力强弱,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能力,有这颗种子,但是大家不愿意为了做一些事情去改变自己。你要愿意改变,其实你一样可以当老板。当老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第一个敢拍板,第二个能拍对。出了问题敢担责任,不甩锅。其实就是这,如果要办到这几件事,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改变自己。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是能够具备这几条的,而且就算你能拍板,以前都是拍的小板,然后慢慢地要拍大板的,不可能一口就吃个胖子,对吧?
Q5:在您职业生涯以来,那又有什么,是一直坚持,没有变化的?
刘建:工作作息上,好像也没啥改变,我就是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就是776或777。
我不管是大股东、小股东,还是给人打工,都一样。这样舒服,能够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第一个要留给自己更多的思考的时间。我的时间必须要延伸到别人打扰不到的时间上,然后才能思考。在家里也很吵闹,回到家里就没有工作了,完全是生活了。
当然,我们公司一周工作五天,只打卡不考勤,没有迟到和早退。我只约束自己,不会约束别人。也不会半夜十二点去打扰别人。
这样的作息的时间,说起来差不多从小学一年级就是这样。小的时候离学校近,老家内蒙那边天比较冷,我每天要帮班里面生火炉,六点来钟去学校,那么大一个教室,要在教室中间生个火炉生旺了要生很长时间,要不断地去把整个屋子都暖起来,这样8点上课大家进来的时候才会觉得暖和。
说实话,我觉得现在说话是为了分享,就跟当年的生火炉没啥区别,为了让别人觉得舒服,给别人带来点贡献而已,其他的没什么,不然你让我闲聊,没有任何的成就感,我觉得很无趣。为别人解决问题带来更多的价值,那不就是我生活的意义吗?
Q6:那您报考MBA是出于什么缘由?上完兰大,您觉得MBA这一段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读了一个心理学课程?
刘建:MBA我很早就清楚,有些人是寻求资源去了,有些人就是读书去了。但是对我来说,MBA的那些课程我在10多年前上大学本科的时候就读完了。我是化学专业的,大二的时候辅修经管学院的课,包括MBA的课都已经读过了,其实后面回去,我就想看看十几年以后这课程是啥样子。MBA对我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系统性地去再回顾一次西方管理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当时,我对西方的管理学是抱有质疑的。我在做管理的过程中,看到大家做的管理,要么是死搬硬套,把西方管理拿过来,要不就是纯粹的业余中国式管理那一套,我觉得两个东西都不对。
我也是花比较多时间看一些中国哲学类、历史思想类的东西,同步比较,想看看中国式的智慧还是西方式的哲学,到底是哪个更有用。后来看下来好像,哪个都没用,哪个都有用,在具体的点上要因人因事而异。
后来,16年离职以后还读了一个心理学的课程,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同理心。站在别人角度上考虑问题。“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平时都是在说,但是到底怎么干?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自私的,这是天性,都站在自己角度,没有或很少站在别人角度考虑。有系统的训练和系统思想,会告诉我们成因,以及如何去练习,去发掘自己的内心和去了解他人的想法。
虽然本科是学化学的,我觉得经济学、管理学更有意思。我还是蛮喜欢研究人。希望带给别人舒服的感觉。管理的核心,人的核心是什么,是要尊重别人。
Q7:刘建兄除了工作和家庭,业余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大概都是什么活动呢?
刘建:其实我没有业余时间。去休闲,去旅游,去打高尔夫什么之类的,我不感兴趣。剩下的时间全是被朋友支配的,吃饭聊天,解决问题。我一般都会朋友来要约我,我都会问,啥主题啥事情,先跟我说一下,我得酝酿一下,我也想明白到底能不能给到你建议。
上MBA的时候,因为工作忙,也很少参加班级活动。参不参加,各有各的好,适可而止。大家抽出来时间碰面,那就让这个时间有意义一点。除了那种纯粹吃饭聊天玩乐的那一两次,剩下的活动,作为组织者,你应该要有所想法,要慎重去组织,你如果要组织,就应该要有意义。
每一次的大家相聚于此,我总是希望,看看能不能帮到别人。因为聚会吃饭,你肯定要有目的和主题而来,只要不伤害别人,值得去发扬的事情,大家可以多交流一下,分享一下。万一就相互成全了呢。
另外,我很少在各种协会兼职,因为确实我没那么多的时间去为协会做什么事情。如果你说需要我讲课,需要什么主题确定好,只要我时间没问题,那我就去分享。如果你说需要校友赞助,没问题,反正是我自己的钱。我钱给你学校你爱咋花咋花,简单一些。喜欢就是喜欢,感恩就是感恩,不要附加那么多的条件和需求。始终站在让别人能够有所收获的角度,跟你接触的任何人他可能都会有所收获,早晚有一天,他会在不经意间,简单随手那么一个动作,让你获益匪浅。
Q8 您的热爱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事业,那么您在事业上的理想是什么,发扬壮大生物医药?
刘建:我的理想,不敢说要颠覆一个行业,我是要真真正正的去改变一个行业。别人都是关注先进的技术,我们认为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创业模式,真正的能够去把中国的生物医药给做好。我让它真真正正形成一整套能够为别人所借鉴。我的目的是把这家公司做大以后,有很多员工觉得自己牛了,然后跳出去,散播到各个地方去再创业,或者去改变别的公司。不然我们聚这么多的牛人干嘛?
想要改变一个行业,必须是要培养一大批能够改变行业的人。当然,这些人可以把我们这个地方,作为他种子发芽的那个点,他可以一直都把它作为家园的所在。但是不影响他以后出去改变别的企业和带来整个行业的变化,我们希望培养这一群比较开放的人。
我们公司的人被引进来,是你喜欢你就来,你来了也是干喜欢干的事,给你足够的自由度,所以我们企业都不是这种讲科学管理或者职能管理。
我们公司有一条规定,“不准成立部门”,而是中心制(类似于大项目组)。我们企业成立的第一年就设立了最佳管理实践奖,你大胆地去尝试,就像做技术创新一样,所以我们去奖励这种人。我们没什么规则,文化很简单,成就客户,共生成长,拥抱变化,长期奋斗。你只要遵照这个就是符合大方向。我们在探索一条不一样的运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我们组建了一个社团“肽研社”,更多的是基于公益性的去做一些事情,去搞一些讲座,我们给政府做一些分析报告,他们说从来没见过。我们是想打造一个类似于智库的平台,不以对错收益来考量,我们是坚决的先做,一直向前走,先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再说,这种事情终究会有意义。先让自己翅膀变硬了,再辐射给别人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会给予你成长的养分,因为他们带给你的困惑,也是你成长的动力,也是你成长的养分。
MBA Times的活动,只要我的时间OK,一次几次都没问题,说白了反正我是希望能够发散给有识之士,我只是希望他们走在一条正确的创业之路或职业发展之路。
我只是希望做一个领路的,在早期最黑暗的那一段,我能够领一段时间,后面的话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比我优秀很多倍,因为我毕竟起点比较低,现在有这种认识,只能是说比较朴实接地气,真正的牛人会有一大堆,我见识过很多的。但是他们首先得愿意,发光发热,不仅仅是发散给他下属几个人,他应该是发散给陌生人,那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整个深圳的这种创业的氛围,他会从一种草根创业无序创业到一个更有序成功率更高的那种方式,又能接地气,又有高度。